1912年(民国元年),北洋医学堂改称“直隶公立医学专门学校”。
1915年(民国四年),学校由天津迁往保定。
1921年(民国十年),直隶省在保定成立河北大学,直隶公立医学专门学校改称“河北大学医科”。
1932年1月,河北大学解散,医科独立建院,称“河北省立医学院”。
1937年,“七七事变”后学校被迫停办。
1946年1月,学校奉令复员。
In 1912, Beiyang Medical School was renamed as “Zhili Public Specialized Training College in Medicine”.
In 1915, the College was relocated to Tianjin from Baoding.
In 1921, Hebei University was founded in Baoding with the approval of Zhili Province. Zhili Public Specialized Training College in Medicine was renamed as “Hebei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
In January 1932, Hebei University was dissolved. Hebei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 became independent and was renamed as “Hebei Provincial Medical College”.
In 1937, Hebei Provincial Medical College was forced to suspend teaching after “Marco Polo Bridge Incident”.
On January 1946, the College was commanded to resume.
第二单元 民国时期
1912年10月22日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发了《专门学校令》第16号令》,将医、法、农、工学堂改为专门学校。据此,北洋医学堂更名为直隶公立医学专门学校。
1913年在天津北洋医学堂旧址开始招生上课。这是1913年12月刊登在《大公报》上的招生广告:预科一年毕业升入本科四年毕业,校址天津法租界海大道前北洋医学堂。
1915年,学校由天津迁往保定,同年10月16日至11月5日在《大公报》连续刊登招生广告。
1921年5月张仲山校长组织制定了《直隶公立医学专门学校章程》,这是学校最早的章程,标志着学校管理进入到更加规范化阶段。同时还制定了附属医院章程。直隶公立医学专门学校除设有本科外还设有研究生科。
上官悟尘教授,曾跟随孙中山先生参加辛亥革命,他1926年编译出版的《近世法医学》,为我国最早的法医学译著。
1921年,当时临时大总统曹锟将高师、农专、医专和政法学校合并,成立河北大学。直隶公立医学专门学校改称河北大学医科,第一任校长由直隶省省长曹锐(曹锟的弟弟)担任。学制改为六年。图为河北大学校门外景
殷希彭是威尼斯官网优秀毕业生,到日本庆应大学医学部留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回校担任病理学主任、教授。 殷同寿(即殷希彭)的医学博士学位证书
殷希彭(左五)日本留学时师生合影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河北大学停办,1932年1月河北大学医科独立建校,称河北省立医学院。原河北大学医科主任马桂丹教授为首任院长。
学院大礼堂
1933年10月,河北省立医学院建院两周年大型展览会筹备组合影
学院解剖实习情形
壬申医学社以“研究医药、探讨药理、普及医学及改进社会卫生”为宗旨,以兴办有关的医药卫生事业为己任。同年6月《壬申医学》杂志应运而生。
河北省立医学院院长马馥庭(又名马桂丹)为《壬申医学》特写的发刊词
壬申医学社第三届社员及辅导员合影
壬申医学社社章及编后余谈
附属医院院长于绍庆(字復先)教授根据当时中下级患者经济困难的国情,发表了《医疗应如何平民化》的演讲,并在《壬申医学》全文刊登。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初,来自沦陷区的医学院师生陆续汇聚于贵阳。图为河北省立医学院同学在贵阳医学院合影。
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将河北省立医学院师生南迁至国立贵阳医学院。图为抗战时期贵阳医学院大门。
威尼斯欢乐娱人v3676校史馆版权所有
校史馆微信
校史馆微博
校史馆邮箱
校史馆电话